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近日,我校组织教研人员在《南阳日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专版刊发相关理论文章,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等方面,结合我市实际进行阐释,旨在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全会精神在南阳大地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现予以推送,供大家学习参考。
★
推动经济社会 全面绿色转型
经济学教研室 袁微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专章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南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污染防治攻坚与生态修复双轮驱动,筑牢绿色发展根基。要高水平推动降碳减污协同增效,全面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提升减排行动的多重环境效益。要坚持环保为民,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和固废歼灭战。要加快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屏障,持续优化生态系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整体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能力,切实维护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加快能源体系转型重塑,夯实绿色发展动力。要强化能源安全底线思维,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建立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各品种电源互济互补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系统“增供绿色”。要以新型电力系统为重要依托,以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作为主要的调节资源,以智能电网和微电网作为枢纽平台,推动源、网、荷、储互动协同,切实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南阳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依托“中原能源枢纽”定位,努力打造“多能互补、智慧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风光倍增计划”,大力发展风电、分布式光伏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同时以“中原储能谷”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储能领域,努力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能源布局,加速绿电规模化开发应用,全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努力在全省能源革命中展现南阳担当。
以“双碳”目标牵引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释放绿色发展潜力。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要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如钢铁、建材、化工等进行节能降碳改造;同时大力发展壮大以绿色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努力打造碳达峰路径创新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一方面要以“双碳”战略目标为牵引,强化创新驱动。攻克核心技术与成本瓶颈,系统性穿越“绿色溢价”障碍,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规模化、商业化扩散。另一方面要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坚持产业生态化、低碳产业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如依托南水北调生态优势,发展渠首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全面构建绿色低碳产业生态圈,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南阳实践。与此同时,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持续塑造绿色价值观,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本文刊登在2025年11月6日《南阳日报》第A3版)
主办: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主管:中共南阳市委
豫ICP备-14027398号 技术支持:南阳曦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