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我校组织教研人员在《南阳日报》“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理论专版刊发相关理论文章,聚焦“两高四着力”,围绕作风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阐述,旨在引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励精图治、干事创业,奋力开创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现予以分批推送,供大家学习参考。今天推送的是经济学教研室李静然同志的文章《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
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李静然
市委七届九次全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了进一步的战略部署,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置于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的核心位置。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历史交汇点,南阳亟须以科技创新赋动力、以统筹协调聚合力、以改革开放激活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中原崛起注入磅礴动能。
强化创新驱动,锻造产业跃升的核心“引擎”。全会将创新定位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前瞻布局未来赛道。聚焦全球科技革命趋势,集中资源突破合成生物、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塑造南阳产业竞争新优势。焕新传统产业动能。立足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实施全链条改造,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构建活力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打通“政产学研用金”协同通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畅通成果转化路径。
优化统筹协调,释放产业布局的“链式反应”。全会坚持“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发展战略,为产业空间布局提供了精准指引。城乡融合促均衡。中心城区要发挥核心引擎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辐射带动力;市域一体化区域要加速产业协同与要素流动,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链生态圈;城乡融合区域要探索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以“中心城区崛起”强化辐射能级,以“宛美乡村建设”激活县域经济,形成城乡互促的产业基底。枢纽经济拓空间。提速构建“空水铁公”立体网络,推进机场改扩建、唐河复航等骨干工程,深化物流企业“创 A 争星”行动,培育 5A 级供应链龙头,推动交通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深化改革赋能,激发产业体系的“聚变”活力。全会要求“统筹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潜能。刀刃向内优化环境。将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政务流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惠企政策直达机制,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推动“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成为共识。外向拓展汇聚资源。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京宛产业协作,构建“产业转移+备份”协同体系;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集聚高端资源,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全球产业链嵌入度。治理效能筑牢支撑。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素养和执行效能,确保全会规划的产业布局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当前,南阳正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点燃创新引擎、重塑产业版图、激活改革基因,全力构建结构优化、动能澎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唯有将“五聚五提”工作抓手一抓到底,将“六个弘扬”作风要求外化于行,方能在新时代坐标系中刻下南阳的产业高度,为中原大地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南阳力量。
(本文刊登在2025年10月16日《南阳日报》第A4版)
主办: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主管:中共南阳市委
豫ICP备-14027398号 技术支持:南阳曦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